文旅活动 | 会理市小黑箐镇祭龙节暨山歌节即将启幕

凉山 更新于:2025-05-16 15:40
  • 一地杯具

    活动当天,游客可沉浸式体验小黑箐镇独特的民俗文化。

    在美丽的大黑山脚下,勤劳朴实的小黑箐人能歌善舞,他们用智慧创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滇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

    5月17日至18日,会理市小黑箐镇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非遗盛会——白沙村祭龙节暨山歌节。这场融合传统民俗与现代体验的文化盛宴,将为市民游客呈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匠心独具的民间技艺以及热情好客的乡土风情。

    -传统民俗趣味横生-

    祭龙节作为当地重要的民俗活动,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传,大黑山下妖魔横行,大祭司请来神龙驱散妖魔,普降甘霖,从此,小黑箐风调雨顺,于是便有了祭龙节。活动当天,全村村民将盛装参与,毕摩念诵祭文、跳起祭舞,彝族长号声与欢快鼓乐交织,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泼水是祭龙节的传统活动之一,象征着吉祥和祝福。活动现场,大家将拿着水盆、水枪等工具,互相泼水,传递着欢乐和祝福。

    独具特色的筛糠礼俗,更是男女间表达情感的趣味方式——无论男女嘉宾,都将被异性群体“筛糠”,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热情的待客之道。

    扭扁担比赛则比的是力量和技巧。活动中,两位参与者将分别握住扁担的两端,随后开始用力扭转,谁能将扁担扭到对方无法坚持,谁就是获胜者。这不仅是一场力量的较量,更是一场勇气和智慧的比拼。

    -手工技艺匠心传承-

    刺绣与苦荞面制作体验,让游客深入探寻传统工艺之美。活动当天,当地刺绣大师将现场教学,指导游客在一针一线间绣出属于自己的图案绣品;在碾苦荞面环节,游客可亲自转动石磨,感受古法工艺的温度,并品尝现磨苦荞面饼的醇厚风味。

    饵块是小黑箐人每逢过年都要制作的传统美食,春节前,数十家人一起,由长辈们吆喝,所有人带上糯米饭和白米,聚集在一起打饵块。成品以长方形为主,还会做成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形状,再用新鲜的松毛盖上保存,饵块便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同时,也是夜间火塘上烘烤的零食。

    在本次活动现场,打饵块体验将重现当地春节传统——热气腾腾的糯米在石臼中反复捶打,米粒在敲击间逐渐变得柔韧细腻。一敲一打间,游客可以体验软糯饵块的诞生,感受米香的滋味在舌尖绽放,收获一份独特的民俗记忆。

    -民族歌舞欢乐互动-

    蹢脚是一种传统的舞蹈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舞者们通过有节奏的脚步移动和身体摆动,展现出热情奔放的舞蹈风格。

    蹢脚舞作为白沙村彝族舞蹈的代表,将在篝火晚会上掀起全民狂欢。蹢脚舞,名目繁多,有背榨把、搓脚、三脚跷、四脚二换腿、三道把、撵雀儿、合脚闪一板等不同的名目。舞者们以灵动步伐、热情摆动展现民族风情,专业舞者也将带领游客学习舞步,感受其独特魅力。

    白沙村的山歌丰富多彩,涵盖劳动歌、游戏歌、婚嫁歌、祝酒歌等多种类型,像野花一样遍地盛开,似山泉般清甜爽心。在这里,唱“对对歌”、跳蹢脚舞是青年男女交往、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白沙人的山歌独具特色,与广西、贵州及云南的山歌有所不同,其内容广泛,歌手们能够即兴编词,看到山便唱林,看到树便唱花,看到田便唱粮,看到河便唱水……九天九夜也唱不完他们脑海中的“曲库”,且句句押韵,首尾呼应。来到白沙村,不妨沉浸于这场民族舞蹈与山歌的欢乐互动之中,体验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田园风光浪漫体验-

    万亩茭白现代农业园区的田园风光,为游客提供绝佳的赏玩与拍摄背景。漫步观光栈道,田园画卷与潺潺溪流交织成诗,专业摄影团队随时记录游客的难忘瞬间。情侣专属活动如山歌对唱、泼水游戏等,更为浪漫之旅增添别样回忆。

    这场文化盛会不仅将成为一次民俗之旅,更会是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体验之旅。

    素材来源 | 云上凉山
    综合整理 | 凉山文旅

    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