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山新青年
有态度 有温度 有你有我
为响应国家关爱留守儿童的号召,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近日,西南医科大学“青囊彝线”实践队深入越西县贡莫镇寒林村,开展“福友相伴,健康乡行”留守儿童成长赋能计划。活动以医学专业赋能为核心,结合文化传承与素质教育,为当地留守儿童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暑期实践课程。
健康赋能:守护留守儿童身心成长
实践队发挥医学专长,针对留守儿童设计实用课程:"防溺水"课通过情景模拟传授自救技巧,"护眼护齿"课程演示科学护眼刷牙方法,"传染病防治"专题用案例强化卫生意识。另设"人体结构"和"中药材"课程,借助模型与实物教学,让孩子们认识身体构造和中医药文化,有孩子感叹:"身体像精密城市,每个器官都有独特作用!"
文化传承:多元体验 厚植自信
实践队开展多元文化体验活动:在"彝族漆器制作"课上,非遗传承人指导孩子们绘制传统纹样,彝族队员尔古阿加讲解纹样背后的民族故事;"植物扎染"和"拓印"环节让孩子们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惊叹扎染的奇妙效果。此外,团队还组织登山歌会,在自然中传唱民族歌谣。志愿者罗阿基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热爱民族文化,成长为"有根有魂"的新时代少年。
素质拓展:激发创造力与学习动力
实践队开设多样化素质课程:"绘画"和"石膏娃娃"手工课激发孩子们创造力,充满童趣的作品展现艺术天赋;"太极教学"通过舒缓运动培养专注力。学业支持方面,每日"作业辅导"时间,志愿者们耐心答疑、传授方法,帮助巩固知识、树立信心。结营仪式上,孩子们展示学习成果,并手写感谢信表达对志愿者的感激。
本次实践以"健康守护+文化传承+素质拓展"三位一体模式,为凉山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成长支持。队长威色吉古木表示:"我们不仅传递知识,更希望播下追梦的种子。"未来西南医科大学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化校地合作,为留守儿童关爱事业和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来源 | 西南医科大学“青囊彝线”实践队
本期编辑 | 左左
一审一校 | 赖小小
二审二校 | 沈莉
三审三校 | 马吉石子
微博 | @凉山共青团
抖音号:991347269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