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凉山地区(主要指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贫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由多种相互交织的因素长期作用导致。其根源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环境极其恶劣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Hardship):"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大凉山属于大雪山脉南段,是典型的深山区、石漠化地区。山高谷深,坡陡路险,自然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基础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阻碍了物资运输、信息流通和经济交流,使得外部援助和发展资源难以进入,内部产品也难以外销。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基础设施的落后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自然灾害频发:" 地处地震带,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不仅破坏财产,也威胁生命安全,阻碍生产生活,增加了发展成本。
2. "历史社会因素 (Historical and Social Factors):" "历史上边缘化:" 该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与外界联系较少,经济发展滞后,社会文化相对落后。 "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语言:" 彝族是大凉山的主要民族,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字(传统文字曾失传,现代文字推广较晚)、风俗习惯和社会结构。虽然这是宝贵的文化财富,但在历史上也造成了一定的交流障碍,并且在融入现代社会、接受举报 -
大凉山地区,山区里面确实很贫困,现在生活水平虽说有提高,但也很有限。
第一,交通问题!这是天然条件造成的,大凉山地区山多地险,进出不易,虽然现在国家积极的修路,但有些地区还是不方便通车,最近没去,大概十年前,很多山区还得靠马帮运输东西,进出一趟累的要死。我见过一个山里的马夫,他说他妹妹嫁出去之后就再也没回来,也不想回来。交通之难,可想而知。
第二,教育问题!传统思维固化,受教育程度低,村里很少有文化人,可能除了教书的老师比较有文化,中年以上的人很多还是文盲。年轻人又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也没这环境。很多读完小学就想去打工,或者放羊。能读完初中,高中,都比较优秀了。思维固化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山上万般不好,也不想下来住。这样也造成小圈子意识特别重,因为他们很少接触外人,都是本村的。
但现在国家对于贫困山区的扶持是有目共睹的。现在精准扶贫可真不是闹着玩,对于脱贫致富起到很大的作用。之前政策特别粗放,给完物资就没有下文了,现在都要精准到户,精准反馈,我跟一些做扶贫的朋友聊天,开始也不相信,后来看到他们的压力,到一些村里看到切实的变化,也就信了。现在国家对于教育扶持也很大力度!这么说,现在很多村里在偏远,在落后,村子里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每次看到这样的学校,就感觉到了希望。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