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赋能文旅融合 凉山州博物院“博物馆里过大

凉山 更新于:2025-02-04 12:39
  • 用户7385168728627
    春节期间,凉山州博物院“瑞蛇迎春・文物贺岁——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盛大开启,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活动融入了传统文化、新春临展、非遗体验、夜游博物馆、文物解谜等诸多元素,带给公众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体验,这是凉山州博物院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宝贵历史遗产、积极赋能文旅融合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公共服务升级,文化输出焕新

    “瑞蛇迎春・文物贺岁——博物馆里过大年”系统活动,通过凉山州博物院的泸山、海河两大馆区双双联动,在白天和夜晚推出不一样的体验项目,旨在充分发挥文博行业教育引导、文化传播与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为公众呈现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

    整个春节期间,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游客们纷纷驻足观赏、打卡拍照、参与体验,沉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通过创新方式,凉山州博物院不断探索如何满足公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着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

    深挖地方历史,讲好凉山故事

    为契合蛇年新春氛围,凉山州博物院深度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策划了临展《新春古韵——文明印迹中的生灵》。展览选取了院藏文物中与动物相关的精美历史文物、民族文物88件,时间跨度从战国至近现代,揭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纷繁紧密的联系,引领观众近距离感受古人的审美与生活,领略凉山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瑰宝。

    这些文物承载着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展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也让公众对凉山地区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发挥着积极作用。

    多元文化体验,共创全民教育

    在当今“博物馆热”的良好发展态势下,博物馆除了注重以收藏、保护、研究为核心的“内在”系统,也越来越注重以展示、教育、传播为核心的“开放”系统。两套系统的协同发展,让博物馆带给了公众更加多元的文化体验。

    凉山州博物院自合并成立以来,十分注重博物馆的展示和教育职能,在“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中,不仅涵盖了文化体验,更巧妙地将教育元素融入其中。“体验”无疑是博物馆教育中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概念之一。

    通过巧绘文物、剪纸纳福、探宝迎春等趣味互动环节,让参与者体验到文旅与文博的深度结合。通过漆扇制作、彝文书法、烧箔拓印等非遗传统技艺,更与春节成功申遗的重要成就相结合,共同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和时代价值。通过夜游博物馆、文物解密等探索性学习,引导公众从展览中自主获取地方史的相关知识。

    传承文化基因,创意引领未来

    在这一系列新春活动中,凉山州博物院也注重创意与创新的深度融合,通过“博物馆里的宝藏”限定活动,将历史背景、文物知识融入二维码线索中,配合寻宝解密、公众讲述等形式,持续挖掘文物背后蕴含的深厚历史,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阐释和呈现,让文物“活”起来。这也是凉山州博物院积极探索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新模式、新路径,努力带给公众更多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在未来,凉山州博物院计划将此类活动进一步延伸拓展,通过“文化进校园”“博物馆进课堂”等系列主题活动,搭建起青少年学生与历史文化之间的桥梁,让师生们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身边的历史,感受文化的魅力。凉山州博物院也将致力于让研究成果与公众共享,充分发挥“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的积极作用,利用自身丰富的文物资源和专业研究团队,为策划和组织各类社教、公众活动,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通过文化体验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多元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助力构建全民学习与文化传承的浓厚氛围。

    2025年“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是凉山州博物院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也是秉持创新理念,赋能文旅融合的一次有效实践。

    来源:西昌发布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