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穷,是什么造成的?

凉山 更新于:2025-04-21 03:17
  • 13080338036

    大凉山地区之所以贫困,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地理环境":大凉山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形复杂,多为高山峡谷,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发展受限。
    2. "历史原因":历史上,大凉山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缺乏有效的开发和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3. "经济结构单一":大凉山地区以农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4. "教育水平":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凉山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影响人力资源的开发。
    5. "基础设施":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地区与外界的联系和资源的流动。
    6. "政策因素":过去一段时间内,针对大凉山地区的扶持政策不够精准,导致资金和资源投入不足。
    7. "民族文化":大凉山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多样,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如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等。
    8. "市场因素":由于地处偏远,大凉山地区的农产品等资源难以进入更广阔的市场,限制了其经济效益。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凉山地区的扶贫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教育水平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举报
  • 用户朱雀南飛

    本人认为:大凉山穷,一是山高地脊: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山,说话听得见,握手走一天。更夸张地说:苞谷地连放背篓的平地都找不到,因而农业生产劳动成本高。二是因为大凉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科学不发达,记得七十年代初本人在凉山所在部队放战斗片电影,放映结束后有彝族人在银幕下打架,究其原因竞是因为电影里战斗后他们要捡子弹壳做烟杆,因捡不到互相猜疑对方独得而大打出手。还有:当公路修通后他们第一次见到解放牌大卡车时竞然说:这大家伙跑这么快一天不知道要吃多少草,等等。三是历史原因:凉山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是奴隶社会,大多数下等彝族人被当成会说话的牲口任意买卖,名为“娃子”,没有自由,白天干活,夜里被拴住关在一起,任由奴隶主打杀。凉山解放后即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没有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四是彝族人酗酒如命,大有今天有酒今天醉,明日有忧明日愁的生态,他们十分讲义气,缺乏理性思维。就此种种,造成了凉山的贫穷和落后。但彝族人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

    举报
  • 拉了胯的天使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