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期“三下乡” |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深入喜德县开展推普及民族团结宣讲等社会实践

凉山 更新于:2025-07-16 14:23
  • 用户9592754082432


    凉山新青年
    有态度 有温度 有你有我


    暑期大学生

    “三下乡”活动

    普语润泽凉山韵·彝汉同书团结章

    为深入推广普通话,进一步丰富普通话的应用场景,实现为发展赋能,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社会实践团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于7月8日赴喜德县开展推普宣讲。活动以“普语润泽凉山韵·彝汉同书团结章”为主题,23名学生参与,通过讲述彝海结盟历史故事,帮助青少年提升普通话水平,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下乡活动


    活动当天,实践团成员身着统一服装,携带推普物资提前到达喜德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团委协助下,团队与学生们简短互动后进入宣讲场地。活动开始前,成员们向每位学生分发了双语卡片、汉语诗歌等学习材料,现场秩序井然,为后续活动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下乡活动



    “击鼓传花”聚人气,互动欢腾增情谊


    实践团成员自我介绍后,活动正式开始。团队设计了击鼓传花游戏:主持人播放音乐随机暂停,拿到的同学需分享趣事或自我介绍。同学们积极参与,实践团成员也加入互动,现场气氛热烈。这个趣味游戏有效拉近了双方距离,为后续宣讲营造了良好氛围。




    “彝海结盟”传佳话,彝汉真情铸根基


    热场游戏后,团队以《七律·长征》开篇,解析诗词精神并展示长征路线图。随后通过讲解+视频形式生动讲述彝海结盟故事,设置互动问答,并学生用普通话复述故事。同学们全神贯注,踊跃参与,既加深了对民族团结的理解,也激发了爱国情怀和奋斗决心。




    共诵春暖花开句,同沐人间向暖情


    团队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为推普活动的重要环节,采用领读跟读共读的三步教学法。在朗诵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感受到普通话的韵律美,更通过稚嫩而真挚的声音分享对诗歌的理解。从喂马劈柴的质朴到面朝大海的豁达,每一句朗诵都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沉浸式的语言体验,既提升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又让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在诗歌的韵律中自然流淌。


    至此,青少年校外推普活动圆满落幕,实践团队通过创新互动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语言文化体验。在历史教育环节,团队成员将传统文化故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诗歌教学中,通过富有韵律的朗诵指导,让学生们感受语言之美。活动中,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巩固了拼音基础,又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这段充满温情的实践之旅,让规范用语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童心,使文化认同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让语言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茁壮成长。



    来源 |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社会实践团

    本期编辑 | 左左

    一审一校 | 赖小小

    二审二校 | 沈莉

    三审三校 | 马吉石子

    微博 | @凉山共青团

    抖音号:991347269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