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小伙阿牛成都求职遇冷,老板一听是彝族小伙,直接摆手

凉山 更新于:2025-08-25 08:47
  • So莪荇莪嫊
    “老板一听是彝族小伙,直接摆手。”——凉山州布拖县19岁的阿牛,上周在成都面试外卖骑手,被这句话挡在门外。网友@山风留言:“我带的彝族实习生干活猛,但开口先脸红,普通话烫嘴。”另一位@雾里看花补刀:“不是不想招,是怕沟通成本。”

    实情扎心:大凉山平均海拔2500米,玉米亩产不到平原一半,人均年收入刚过万元。全州18-30岁彝族青年约28万,2023年走出凉山的不足3万。

    转机也在冒头。喜德县“彝绣工坊”把传统黑红黄三色绣进电脑包,去年线上卖了120万件;西昌学院新开的“彝汉双语直播班”,首批40名学员刚结业就被电商平台签走。

    语言是钥匙。数据显示,凉山彝族普通话普及率已从2010年的42%升到2023年的71%,但带口音的仍占六成。

    网友@阿依的月亮说:“我弟考了普通话二甲,现在在昆明修地铁,每月往家寄4000。”

    一句话:山里的孩子想飞,先得把舌头练直。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